kingon 183.61.177.* 2017-10-18 11:21:01 |
聯合國2015年**預測表明,我國2035年后將面臨甚至比美國更為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中國人口學家**研究預計,到2050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3.6億,占總人口比重超1/4。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健康老齡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新型城鎮化與流動人口社會融合論壇上的發言表示,“如果老年基本養老保障和健康服務問題得不到解決,將使老中青生活質量下降和社會不穩定”。
與城市比農村養老問題更突出
曾毅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城鎮相比,未來中國農村地區的老齡化問題將更加突出,而農村的基本養老保障卻更加薄弱。2010年農村與城鎮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0.1%與6.7%。在“中死亡率和中生育率預測方案”下,如果假定2010年普查得到的農村向城鎮遷移人口絕大部分是年輕人的年齡結構分布不變,到2050年農村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高達46.4%,相當于城鎮2.1倍,其中農村空巢老人占比達26.1%,是城鎮2.9倍。不過,曾毅強調,這是在2010年人口遷移年齡結構不變條件下作出的“如果……那么……”政策分析模擬;如果今后能實行鼓勵農民工攜帶妻兒父母全家遷移到城鎮居住的政策,農村人口過度老化的嚴重問題將會大大減輕。
2050年接近1/4家庭只有一個人
根據曾毅課題組按照目前趨勢發展的“中方案”預測,到2050年一人戶占所有家庭戶總數的比例將高達24%,是2010年的1.7倍。這相當于是平均每四個家庭當中,就有一個是獨居的一人戶家庭。曾毅表示,實際上,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一人戶比例(14.5%)已經等于1990年(6.3%)的2.2倍。從2030年開始,一人戶家庭將成為僅次于二代戶的第二大家庭戶類型。一對夫婦戶的比例則和一人戶相近。三代家庭戶比例從2000年的20.9%持續大幅度下降到2050年的7.6%。這意味著那時平均每10個家庭中,三代同堂的家庭還不到1個。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獨居一人戶數將持續快速增長。根據測算,2025年以后,在“一人戶”當中,年輕一人戶數基本保持在9000萬戶左右,但我國老年獨居一人戶群體將持續快速增長到2050年時高達4600萬戶,等于2010年3.1倍。
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模式
“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大樣本數據實證研究發現,與空巢老人相比,與子女同住或近鄰居住老人認知功能顯著改善40%,自評健康良好可能性明顯升高32%,生活滿意的可能性大幅提高54.8%。國外學者對芬蘭、意大利和荷蘭老年人的研究亦有類似的發現。相對于與父母分開較遠居住的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同住(或近鄰)的成年女性就業可能性增加23.1%,女性每周工作時間增長9.4小時,男性每周工作時間增加6.2小時。與父母同住或近鄰女性自評健康良好可能性上升19.8%。因此,曾毅建議借鑒新加坡成功經驗,鼓勵支持成年子女與老人同住或近鄰居住模式,使老人與子女互相幫助,促成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愉快和兒女孫子女受益的“雙贏”。
曾毅表示,未來幾十年中國有兩大密切相關的人口安全問題,一是人口加速老齡化,尤其是農村人口老化更加嚴重但基本養老保障薄弱帶來的社會問題;二是中國依然為全世界**出生性別比,比正常水平高出11個百分點。
目前,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用 品、用具沒有生產和營銷的品牌企業,養老服務與管理人才嚴重短缺,存在“一才難求”的局面。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和養老服務職業教育,有利于緩解和解決我國養老服務和管理專業人才等資源稀缺問題。
社村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系統(http://www.shecuntong.cn/)可定制化開發,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盡量節約客戶成本,建設符合客戶項目的智慧養老平臺。其平臺對養老機構實現免費使用平臺所有功能,注冊成功后,還贈送短信及語音使用點數。這個系統包括有老人檔案管理、派單呼叫平臺、健康監測、定位管理、居家安防、服務預訂管理等各種智慧養老所必備功能。(南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