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6.83.* 2017-02-28 17:11:36 |
額部位于顱骨前上方,由外向內可分8層:表皮、真皮、淺筋膜、額肌、帽狀腱膜、腱膜下疏松結締組織、額骨外膜和額骨。
額部表層皮膚較身體其他部分厚而致密,真皮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其中還有神經及其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膚的附屬器。淺筋膜層屬于皮下組織,借助堅韌的纖維組織連接于其下的帽狀腱膜。帽狀腱膜通常被稱為“頭被”,由致密纖維組織組成,在其前后方分別與額肌和枕肌相融合,外側沿顳嵴與顳頂筋膜相連。額肌,左右對稱,寬闊而菲薄,無骨性附著,后方與帽狀筋膜連續,前方止于眉部皮膚。此肌兩側共同作用時,向前牽拉帽狀筋膜,使頭皮向前,并使額部皮膚產生橫紋。
圖1.額部結構示意圖
(二) 額橫紋產生的原因
額橫紋,俗稱“抬頭紋,”位于眉和眉間的上方至鄰近前額發際處,呈橫向排列,恰與額肌纖維走行方向垂直,一般為3-6條。額橫紋的形成是上面部老化的一大標志,出現較早,少數人可在20歲左右即開始展現動態性皺紋,早期可以恢復,但隨年齡增長即可變成靜態性皺紋,難以簡單去除。額橫紋有多種形成原因。
首先,額肌的動態收縮作用是形成額橫紋的主要因素。額肌中央纖維和降眉間肌相連,其邊緣與皺眉肌和眼輪匝肌相混合,這些肌肉的纖維牽拉均會使額肌收縮,久而久之,在纖維的垂直方向就會出現額部組織的褶皺或皺紋,稱為動態額橫紋。隨年齡增長,皮膚彈性下降,額橫紋的形成由動態變成靜態。
其次,包括皮下脂肪、saswyszx肌肉和骨骼肌在內的萎縮老化,使得局部形成相對多余的皮膚,這些皮膚的下陷,加深了額橫紋。
再次,隨著年齡的增長,光化學損傷的加重,外在生活工作環境和營養保健等的客觀因素均可使皮膚逐漸老化,彈性下降,出現松弛現象,且受重力作用愈加明顯,使得額橫紋也隨之加深。
總之,額橫紋的形成是包含肌肉收縮、皮膚松弛和老化、組織萎縮加之重力作用的共同結果。
文章來自:下頜角磨削術 www.zhengleme.com/product_detail_id_1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