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47.59.* 2016-11-17 09:44:46 |
  實施“藍天、綠水、凈土”三項行動,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切實保障公眾健康,**防范環境風險。
  一、構建空間環境管控體系
  強化寧夏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主體功能區劃約束作用,科學劃分環境功能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優化紅線區域管理體制機制,嚴控各項開發建設活動。制定清水河城鎮產業帶和太中銀、銀寧鹽發展軸環保準入負面清單,建設六盤山生態效益補償試驗區,增強重要生態功能。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整沿黃城市帶發展規模和開發強度,控制城市增長邊界。建立差異化的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機制,探索生態補償和排污權交易制度。加強地理國情監測,促進國土空間精細化管理。
  二、加大重點領域污染治理
  加強大氣污染治理,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加大燃煤鍋爐、工業煙粉塵、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治理力度,**開展重點行業和區域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降低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加快推進城市集中供熱、熱電聯產,繼續淘汰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到2020年,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5年下降30%以上。加強水環境治理,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黃河干支流、主要排水溝、城市黑臭水體,湖泊濕地等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對黃河入河水系進行**排查,確保達標。依法保護飲用水源地,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實現城鎮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技術改造,推進城鎮污水集中治理,到2020年,地級市建成區和縣城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重點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達到85%以上。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加強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防控區禁止新建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項目。強化工業固體廢物運輸、貯存、處置和利用各環節的環境監管,提高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加強農村農業污染治理,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畜禽糞便污染治理、清潔能源、生態保護等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優先保護耕地土壤環境。大力提高農業污染防治水平,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加強農用殘膜回收利用,加快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及廢棄物綜合利用設施建設。到2020年,80%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配套完善糞污貯存設施,30%養殖專業戶實施糞污集中收集處理和利用。
  三、防控重大環境風險
  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實施環境風險全過程管理,完善區域開發和項目建設環境風險評估。嚴控石油化工、醫藥制造、有色金屬冶煉、紡織印染等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降低重金屬、危險廢物、化學品、核與輻射等重點領域環境風險。強化重污染天氣、飲用水水源地、有毒有害氣體等關系公眾健康的重點領域風險預警。健全環境應急監測體系,提高環境應急響應能力。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確保不發生大規模環境污染事件。
  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加強生態建設,增加森林、草原、濕地碳匯。增強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降低氣候風險。完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編制省級和市(縣)級溫室氣體清單。繼續推進具有示范意義的低碳城市、低碳園區和低碳社區建設。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試點示范。推廣具有良好減排效果的低碳技術和產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開展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初始盤查與核查,與全國同步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成國家下達的碳減排目標任務。
  五、改革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制度
  推進環境法治建設,實行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要求,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制度、排污許可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環境監測、預警、預防、應急機制。開展環保督察巡視,實施自治區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定大氣、土壤等地方性環保法規,**建立司法聯動機制。
  專欄18 環境治理重點工程
  1. 大氣環境治理工程:**開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淘汰地級市建成區20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所轄縣市10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開展20噸/時以上燃煤鍋爐除塵、脫硫、脫銷改造;全力推進城市熱電聯產及集中供熱,銀川市完成燃煤企業余(廢)氣集中供熱改造;完成全區鐵合金、電石礦熱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等。
  2. 水環境治理工程:實施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入黃排水溝及固原清水河、葫蘆河、渝河等重點流域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對全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完成全區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提標改造工程及集污管網建設,完成全區城市段黑臭水體治理,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設城鎮生活污水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項目。
  3. 固體廢物治理工程:實施吳忠市、固原市、青銅峽市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項目,寧夏環保產業聚合區項目,寧夏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物流園項目,寧夏危險廢物收集轉運中轉站項目,寧夏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綜合治理能力建設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四號渣場等項目。
全文鏈接:http://zhengce.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16/0T24LO2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