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kun 120.35.93.* 2016-03-03 11:20:26 |
目前南京市非開挖技術整體使用率達10%以上,管道修復占比較少
,使用率相對較低。”昨日,中美聯合非開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馬
保松教授接受本報專訪。他認為,提高非開挖技術在管道修復方面
的使用率后,再有下雨天,就看不到城區里的“海”了。上世紀末
,中國地質大學就用非開挖鋪管技術,開創了武漢市“地面車水馬
龍,地下管纜橫穿”的先河。
提及武漢市非開挖技術的使用情況,馬保松表示,通訊、電力
、燃氣等整體應用比較成熟,使用率可達10%以上,不超過20%。但
是,管道修復方面還有待提升,使用率相對較低。
“南京一下大雨,就可以在市內"看海",其根本原因在于地下
管道的修復和改造。”馬保松介紹,地下管道就像是城市的動脈和
靜脈,對于城區舊管道而言,非開挖技術可用于清淤、檢測、修復
等方面。
“舊管道"打通"了,"海"就會減少甚至消失。”馬保松坦言,
相比上海、廣州等城市而言,南京在管道修護和改造方面,還是慢
了半年。
談及使用率較低的原因,馬保松介紹,經濟成本是一個重要的
原因。目前,國內非開挖技術的材料、設備、技術等方面還不是很
完善,從國外引進成本較高。
馬保松預測,非開挖技術5年內可在武漢市大力推廣和應用。
“地線管線包括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電信、煤氣等,這
個產業的前景比較好,是一項綠色施工技術,不需要大刀闊斧地鑿
馬路。”身為中國地質大學非開挖工程學課程負責人的馬保松建議
,政府能夠加大對非開挖技術的支持,施工單位能夠跟進工作進度
,管理人員能夠將相關工作落實到位,不要單一考慮一個部門的利
益得失,要看到這項技術的綜合效益
南京非開挖http://www.baimi025.com/ |